今天上午
广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
为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颁奖
华南师范大学生科院李胜教授团队荣获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5月20日,广东省委省*府在广州珠江宾馆召开了年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会上,省委省*府主要领导给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奖代表进行了颁奖。校*委书记朱孔*受邀参加大会,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胜作为获奖代表参加颁奖仪式。李胜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昆虫变态发育的激素与营养调控”项目荣获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华师时隔8年再次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也是华师历史上第3个。
李胜教授团队的获奖项目解决了“长达80年的保幼激素受体之谜”、昆虫“蜕皮时不能生长,生长时不能蜕皮”这两个科学难题,建立了“昆虫变态发育的激素和营养调控”的理论模型,相关代表性论文发表在PNAS、Autophagy、CellResearch等国际期刊上,在昆虫变态发育的激素和营养调控研究方向取得了原创性、开拓性和系统性成果,奠定了国际领先地位,引领了学科方向的发展,为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李胜教授长期从事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于年到学校全职工作,创建了华南师范大学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广东省昆虫发育生物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广梅园昆虫新型研发机构。李胜教授团队近年来两次受邀在昆虫科学权威综述期刊AnnualReviewofEntomology上撰写综述,介绍昆虫变态发育的激素和营养调控相关原创性成果,体现了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李胜教授团队将持续深入研究昆虫变态发育,并力求在“顶天立地”上做出更大贡献。
李胜团队这么厉害
那就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他们以昆虫为伴以实验室为家
只为破解昆虫生命密码
贡献华师力量
昆虫擦亮华师招牌
年6月,李胜作为高端人才引进到华师,与冯启理和郑思春团队强强联手,创建了“华南师范大学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广东省昆虫发育生物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华师昆虫广梅园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在不到5年时间里,“华师昆虫”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华南地区响当当的昆虫研究品牌,是我国昆虫研究的数个中心之一。
这个平方米左右的实验室位于华师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三楼,经典模式昆虫果蝇和人人谈之色变的蟑螂成了研究者们最宝贵的财富。研究人员与昆虫朝夕相伴,陪着一批又一批昆虫走完短暂而又充满奥秘的一生,并从中打开一个又一个生命密码的盒子,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开拓性、突破性和系统性成果,引领了昆虫遗传发育研究的发展。
目前,华师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主要由四个研究团队组成,其中,李胜领衔的昆虫发育与遗传调控实验室主要以果蝇和美洲大蠊为对象,研究昆虫变态发育的遗传调控与演化规律。
尽管是一支比较年轻的团队,但在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已结出累累硕果。自实验室成立以来,团队解决了长达80余年的保幼激素受体之谜,创立了“蜕皮时期不能生长,生长时期不能蜕皮”的昆虫变态发育激素和营养调控理论;从基因组和基因功能层面上揭示了美洲大蠊被称之为“小强”的分子秘密,建立了以蟑螂作为不完全变态模式昆虫的研究平台,并为从蟑螂到社会性昆虫白蚁的演化之谜提供了重要证据。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昆虫变态发育,也就是“丑陋的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的具体分子机制,也为通过干扰昆虫变态发育而进行害虫防治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分子靶标。
利昆虫所长,助力人类健康
走进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只见里面放置着许多塑料收纳箱,打开盖子后散发出特别的蟑螂味。原来,数以万计的、不同品种的蟑螂正在里面茁壮成长,而这间实验室,正是团队专门为饲养、研究蟑螂而搭建的蟑螂房。
正是通过对蟑螂的研究,团队从基因组和基因功能上揭示了美洲大蠊被称之为“小强”的分子秘密,并为蜚蠊-白蚁演化历程提供了重要证据,在社会性昆虫白蚁的起源和演化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在团队的研究报告里,“小强”们的“优点”被显著放大:不挑食,自身可对代谢废物进行再次利用,解*能力强;不怕脏,天然免疫能力强,可以杀死体内有害的微生物或共存;生得多、长得快,拥有惊人的生长与生殖能力;打不“死”、饿不坏、长得壮,有断肢再生能力,不怕受伤……
看似让人厌恶的蟑螂,“生命密码”里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可见,蟑螂有很大的药物开发前景。作为有上千年历史的重要传统中药,蟑螂对受到损伤的肌肤,以及口腔溃疡、胃溃疡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蟑螂的某些成分还具有抑制肿瘤、抗菌、抗氧化等多种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蟑螂给团队带来的惊喜也越来越多,特聘副研究员李娜介绍:“它们有着明显的聚集特性,针对害虫嗅觉和味觉受体,利用正向和反向化学生态学手段,可通过摄食行为设计食诱剂、利用聚集信息素和挥发性性信息素制作蟑螂房等,研究和开发专一、高效、安全的卫生害虫行为调控剂,从而达到绿色防害虫、治害虫。”
针对害虫防治和资源利用,目前校地、校企合作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一方面,团队致力于对家庭、酒店、饭馆等场所无孔不入的“小强”进行大面积防控;另一方面,基于蟑螂体内的有效成分,团队将不断研发相关日用家化产品,将科研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变废为宝”,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金时代,打造*金平台
从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如今的50余人,这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团队仍在不断吸纳新鲜血液。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任充华回忆,在昆虫所尚未成立前,团队的实验和办公空间很小,如今,实验平台和办公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研究队伍也日益强大,“虽然大家来自四面八方,但非常团结和睦,在愉快的相处中相互促进。”
生命科学学院级硕士研究生吕亚南认为,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内部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人,也有更多渠道去接触不同的领域。对此,研究员栾云霞也深有体会,她回忆起当初进入这个团队,整个过程可谓一拍即合。栾云霞和李胜曾经是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的同事,后来李胜邀请栾云霞加入自己的团队,因为其发育研究平台具有很强的实力,而栾云霞之前偏向于分子演化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正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方向,即昆虫的发育演化。
如今,栾云霞已在该团队耕耘了两年多,她对平台的优势互补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以前对发育研究了解较少,但现在可以借鉴团队成熟的技术,从发育的角度去探讨昆虫的起源、变态发育的演化和翅的发生等昆虫演化的奥秘。”
生科院级硕士研究生朱伸也十分认可该平台的资源和优势。在老师的带动下,朱伸不仅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会和团队成员一起进行新的探索,“即使老师不擅长这个领域,他也会跟我们共同学习和探讨,并且让我们不要有顾虑,他们会借助实验室和其他老师的优势,帮助我们去完成这个课题。”
团结协作,建设团队文化
在这样一个*金平台的基础上,团队还十分重视软件建设。合理的方向布局、科学的人才梯队建设、有趣的集体活动不仅激发了团队的活力,也推动了成员间的高效协作,使团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围绕“昆虫变态发育”这个大方向,整个团队被细分为四个研究方向:调控机制、发育演化、害虫防治和资源利用,分别由四位年轻老师带领,团队中50多人也被分为四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中老师带着学生,博士生带着硕士生,硕士生带着本科生,这种“传帮带”的模式为实验室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积极向上”是团队成员对整个团队的一致评价。
“团队里的年轻人大都处于二、三十岁这个最宝贵的年华,要让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发挥特长,展示出他们的才华,让他们觉得在这个团队的努力是值得的、前途是光明的。”李胜主张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一种自由、宽松、快乐的氛围。
尽管每个人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但整个团队的研究都离不开“昆虫变态发育研究”这个核心。对此,团队内部定期召开组会,大家轮流汇报最新的课题进度,“组会上做工作汇报,听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汇报,对我们都是很好的锻炼,大家都会积极提出问题和建议,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少走弯路。”吕亚南介绍。
当某个成员的研究遇到瓶颈时,团队成员间也会互相分享想法,交流个人经验,共同促成问题的解决。“这种相互协作不是说我帮你你才帮我,如果各自做各自的,就失去一个团队的意义了。”特聘研究员刘素宁坦言。
昆虫团队的实验室并不像一般人想象中的沉闷,除了有埋头苦干的身影,同样少不了成员间激烈的讨论。老师们经常会在实验室里组织辩论赛和演讲,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是跟你课题相关的,他们都会允许你去涉猎。”朱伸介绍。
辩论赛开始前,成员不仅需要讨论组内分工,还需要去研究和辩题相关的文献。在吕亚南(下图)看来,正是赛前的准备工作让她学到了更多知识,“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带动下,我们了解到了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这不仅是自我学习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在比赛中,尽管双方选手的年级有高低之分,但大家的论辩姿态并无高下之别。“即使对手是我的师兄师姐我们也一样会给出有力的反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这也让我们的团队越来越团结。”
凝心聚力,一起顶峰相遇
“让团队成员能够取得成功,我觉得我就成功了。”李胜坦言。不仅是李胜,团队的每个成员都甘为团队无私奉献,以实现团队目标作为实现个人目标的前提。
“一个大课题往往包括多项研究内容,如果每个人都拿着自己做的工作单独去发一篇小论文,这对个人而言是有好处的,但科学问题就分散了,所以大家都不会去计较个人得失,齐心协力去攻克大课题。”栾云霞谈道。
年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成果的情景,团队成员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团队正在攻克美洲大蠊之所以被称为“小强”的分子秘密,而欧洲团队则在利用德国小蠊开展相近的研究,且正处于写论文和投稿阶段,这给昆虫团队带来很大的压力。
从年开始,李胜几乎把实验室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集中起来做这个项目,“大家都把手头上的课题暂时先放下来,一起义无反顾地去努力,也没有在乎论文中谁的付出多,谁更重要。”尽管最终团队的论文发表时间比德国晚了一个月,但这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