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5日晚,夜色如墨,天幕尽染。科学的星空中,一颗流星悄然陨落。
噩耗突如其来,草木含悲,四方哀恸。
图为林荣毅。
“林荣毅同志是一位朴实无华、品德高尚、执着追求、心系家乡的优秀科学家,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技、无私奉献的突出代表……”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齐涛满怀痛惜伤感之情,写下悼词。
林荣毅倒下的地方,位于贺州市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共建的“贺州市碳酸钙产业工程技术中试线”(以下简称“中试线”)项目的宿舍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来自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仍在电脑前编写这个项目的进展报告。
他把生命的最后一天给了工作
没有任何预兆,所有人都无法相信,1月25日这天会是林荣毅人生中的最后一天。
当天早上8时许,林荣毅走出宿舍,与他的团队来到“中试线”项目车间。这天车间正好要添一台碳酸钙改性机,林荣毅一刻也没闲着,他就站在安装师傅身旁,不时摸着机器,向师傅咨询操作规程。
中午时分,林荣毅接待师傅在餐厅草草吃了个午餐。由于师傅要赶着干完活回去,这顿饭吃得很快,林荣毅也没有午休,吃完后匆匆又与师傅扎进车间,继续安装设备。没曾想,这却是林荣毅的最后一顿午餐。
设备安装并不是太顺利。试机时,设备的电机转不起来。林荣毅赶忙与供货方打了几个电话,协调排除故障。
忙完设备安装的事情后,天色早已暗了下来,快到晚上7点了,林荣毅这才走回宿舍。
林荣毅的团队成员徐妍还记得,当天林荣毅专门叮嘱她配合修改项目进展报告,拍一些“中试线”项目现场的图片,晚上传给他。
对于大家来说,这是忙碌的一天。不过,对于这样的忙碌,这个团队早就习以为常,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在不知不觉间,压垮林荣毅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悄然来临。
当天晚上10点左右,正在房间处理图片的徐妍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敲门的是她的师母、林荣毅的爱人杜丽君。
知道“出事”了的徐妍急忙冲到林荣毅的房间,这时,团队的其他成员也几乎同时来到了这里。他们看到,坐在电脑前编写项目进展报告的林荣毅胸闷得极度难受。
医院!
见此情形,大家边搀扶着林荣毅走向电梯,边拨打急救电话。
10多分钟后,急救车来到了现场,而此时,林荣毅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无论医生如何抢救,林荣毅还是没能再醒过来。
身体只出现一次预警,便夺去了爱人的生命。这个现实杜丽君不能接受,在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后,她休克了……
他就是贺州需要的那个人
“把石头‘吃干用尽’,让碳酸钙不留下一点残渣”是林荣毅一生的理想,贺州是他的圆梦之地,也是他生前最后停留的地方。
他与贺州的结缘,还要追溯到7年前,那是贺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邹雪群的一段难忘回忆。
年,时任旺高工业区(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管委会主任的邹雪群提着一个装满资料的袋子只身赴京,为贺州市碳酸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求索。
贺州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大理石矿产资源,大理石矿区总面积24.9平方公里,远景储量26亿立方米。然而,就是这么一座碳酸钙富矿,长期以来却因为粗放开采、技术低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低。
如何才能让贺州的石头身价倍增、走出污染泥潭?邹雪群敲开了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大门。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林荣毅。
翻开林荣毅的履历可以发现,他是广西宾阳人,曾以主要负责人的身份承担过多项科技部、自然基金委、省部级重要科技攻关项目,已完成微硅粉制备白炭黑、高值利用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循环利用电石渣制氧化钙电石原料等产学研项目。
对于毕生从事碳化过程技术开发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的林荣毅来说,“点石成金”正是他研究的方向,贺州的石头让他着迷,贺州的舞台令他兴奋。
当林荣毅用PPT一页页地向广西老乡邹雪群演示面向碳酸钙产业的重大、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需求时,邹雪群也被林荣毅的学识、理念所折服。他暗想:“眼前这个彬彬有礼的科学家,正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回到贺州后,邹雪群立即向贺州市领导汇报了赴京引智的成果。不久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贺州市人民*府签订《共建广西贺州创新驱动基地协议书》,林荣毅带领着他的团队,直奔贺州而来。
奉献家乡的初心坚如磐石
从北京到贺州,研究环境变了,生活环境变了,困难也接踵而至。
“我还记得,老师用拖鞋为我打蟑螂。”在林荣毅团队中的女成员文一帆看来,蟑螂是她很难迈过去的坎。
文一帆说:“在北方,蟑螂都很小,我在贺州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蟑螂。”
有一次,一只大蟑螂在她的宿舍爬,吓得她尖叫起来。听到动静的林荣毅匆匆赶来,脱下一只拖鞋就朝蟑螂拍去。
说到这里,文一帆又沉默了,“这么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
前文提到的徐妍年硕士毕业后就跟着林荣毅搞研究。“林老师是广西人,他有家乡情怀,再困难,他也想把贺州的碳酸钙产业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徐妍说。
在北京,买实验试剂,上午打个电话,下午就能送来;在贺州,有时却要跑到南宁订货。
在北京,做产品检测走几步路就到了;在贺州,常常需要将产品寄到北京做检测。
在北京,可以餐餐吃面;在贺州,只能吃粉吃米饭。
……
正是因为各种工作生活上的困难,林荣毅带到贺州的团队有3人辞职离开了,其中两人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后、1人是北京大学的博士后。
尽管如此,林荣毅献身科技、服务广西家乡的初心坚如磐石。
在年初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那段时间,出于防控需要,食堂关门了,团队成员没地吃饭,林荣毅就亲自开车到市区买饭回来给大家吃。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个月。林荣毅对大家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们只管把科研工作做好,其他的事情都交给我。”
在林荣毅的带领下,他的团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碳酸钙废渣资源综合利用、碳酸钙精细加工、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要不遗余力继续做下去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引领行动。
在贺州的这些年,林荣毅对贺州的碳酸钙产业进行了系统考察和调研。当他看到贺州的碳酸钙企业满地废渣、废浆无处安放时,心痛不已。
“必须要走全产业链的路子,利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碳酸钙产业可持续发展。”这是林荣毅给贺州碳酸钙产业可持续发展开出的药方。
搭乘着自治区将贺州市碳酸钙产业纳入广西14个千亿元产业之一的快车,贺州市依托丰富的大理石、花岗岩、高子稀土、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等资源,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展合作,构建基础原材料、上下游产业衔接、配套产业促进的碳酸钙新材料产业格局,构建解决行业共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技术问题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机制,构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碳酸钙新材料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贺州市碳酸钙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旺高工业区(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吸收林荣毅的建议,明确了“”产业发展思路,即打造1个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旺高和西湾2个园区,依托基础材料、新材料、配套产业3大板块,发展天然板材、重钙粉体、生态岗石、复合材料、机械制造、商贸物流6大产业,力争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做出60%以上的贡献。目前,园区已构建起了“矿山开采—天然石材—重钙粉体—生态岗石—涂料、塑料—废浆废渣再利用”的“一石多吃、吃干用尽”的全国最完善的碳酸钙绿色循环全产业链,呈现“重钙轻钙并举”“线上线下同步”“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与此同时,林荣毅带领着他的团队马不停蹄地对人造岗石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利用、碳酸钙复合新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相关技术陆续在实验室研制成功。
为了承接科研成果转化的工程验证,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贺州市碳酸钙产业工程技术中试线”于年底启动建设。
“这周本来是‘中试线’项目竣工验收的时间,没想到林老师却倒下了。”2月1日,林荣毅的团队成员王晓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遗憾地说。
“这是荣毅没有完成的事业和项目,要不遗余力继续做下去,不能辜负贺州市委、市*府的信任,不能辜负*和国家的支持,不能辜负贺州市人民的期望。”在林荣毅倒下后,他的爱人杜丽君如此表示。
来源:贺州日报
编辑:*松梅
审核:李*田
总监制:郭勇娟
本期至此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