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0日,纪录片《战“疫”》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国家记忆》栏目播出,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历史上人们不断战胜传染疾病的事迹。
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经历过天花、霍乱、鼠疫等传染病,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依然一度为战胜它们而努力。《战“疫”》中提到的一种特殊的传染疾病——血吸虫病。
纪录片《战“疫”》截图
它让所向披靡的*队战斗力锐减,它让昔日祥和的村庄变成“*村”,它让数万民众闻声色变,一个看不见的对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上下是怎样群策群力,送走贻害千年的“瘟神”血吸虫病的?
1
年5月27日,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中国人民解放*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上海。上海解放后,第三野战*第九兵团驻扎在松江、嘉定等沪郊一带,为了解放中国台湾加紧水上练兵。然而没过多久,这支所向披靡的10万人部队却突然发生了非战斗性减员的重大事件。
纪录片《战“疫”》截图
大批战士出现了皮肤瘙痒,疹子,发热,腹泻,发烧的症状,许多战士倒下了。
经查,致病的元凶来自战士们练兵的湖水,湖水中隐藏着一种人的肉眼无法看见的寄生虫,仅从它的名字上,人们就能感受到一种深入心底的恐惧:血吸虫。
纪录片《战“疫”》截图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血吸虫在患病的人或动物体内产卵,随粪便排出,然后在水中孵化为毛蚴,侵入钉螺,发育繁殖为尾蚴,人或动物接触了有尾蚴的水,即被侵入体内导致血吸虫病,严重时常常危及生命。
纪录片《战“疫”》截图
据当时驻守在江、浙、沪流行区的两个*、七个师的统计,感染病例达到了三万以上。
这时,第三野战*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收到了一封信,信中详细阐述了该怎么防治血吸虫,而写信者是刚从英国留学归来的科研人员——苏德隆。
纪录片《战“疫”》截图
据苏德隆的女儿苏竹君回忆,宋时轮将*看了他的信,就邀请他来参加这个防治工作,不久,一个沪郊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成立了。委员会由宋时轮任主任委员,苏德隆和市卫生局的王希孟副局长任副秘书长。
年12月21日,根据陈毅的指示,华东**委员会宣布成立“上海市郊区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医院、医学院迅速组织了余名医务工作者和学生奔赴沪郊部队驻地,为解放*战士治疗。
纪录片《战“疫”》截图
在医务人员的积极治疗下,恢复健康的战士们开赴了抗美援朝的前线。为表彰苏德隆做出的贡献,特意授予他名誉教育主任称号。
但这只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与“瘟神”较量的第一个回合。
2
血吸虫病在中国的流行已有很久的历史。据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和年湖北江陵凤凰山男尸查到的血吸虫卵来看,血吸虫病在中国至少有多年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以前,血吸虫病害流行地区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和上海等12个省市的个县(市),患病人数约有多万,受威胁的人口在1亿以上。
纪录片《战“疫”》截图
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造成劳动力下降,影响生产;急性或慢性病人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血吸虫在人体内不断产卵,释放*素,使肝脏、脾脏受到损害,发展到晚期可危及生命;妇女得了此病,严重的会影响生育;儿童患了这种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者患“侏儒症”。
纪录片《战“疫”》引用的60-70年代纪录片《送瘟神》片段,图为上海郊区任屯村解放初期的合影
这张照片是上海市郊区青浦县任屯村在解放初期拍的合影。根据当时的纪录片的介绍,解放前,任屯村被叫做“*村”,很多人都病的肚皮大得像冬瓜,面孔*的像南瓜,手臂细得像丝瓜。
据苏德隆的学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员教授俞顺章描述,当时,这个地方房屋倒塌,一家一户,从老到少都死掉了,去的时候只看到一些成年人,看不到小孩。
纪录片《战“疫”》截图
作为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村庄之一,在解放前的20年间,任屯村有人被血吸虫病夺去了生命,占全村人口的一半。有户全家病亡,28户死剩1人,活下来的人中,97%感染血吸虫病,连续七八年听不到一个婴儿的哭声。
年,沈钧儒在太湖疗养时,发现在长江下游各省血吸虫病流行极为严重。9月16日,他给毛泽东写信反映了这一情况,毛泽东当即复信,指出血吸虫病危害甚大,必须着重防治。
纪录片《战“疫”》截图
年在杭州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期间,毛泽东特地找来时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的徐运北,向他了解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毛泽东当即指出:“防治血吸虫病要当作*治任务”,并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
纪录片《战“疫”》截图
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随即成立了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由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柯庆施担任组长,上海市委副书记魏文伯、卫生部副部长徐运北担任副组长,当时被称为“九人小组”。苏德隆是中央血防“九人小组”办公室及血防局顾问。
纪录片《战“疫”》截图
不久,流行地区的省、地、县各级*委纷纷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建立了许医院和防治站,在许多公社的生产队设立了治疗点,大批医务人员响应*和毛泽东的号召,深入疫区,为群众诊治血吸虫病。
纪录片《战“疫”》截图
一场与“血吸虫”的战争打响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回忆道:“高中毕业,我到农村做赤脚医生,上门一家一家去收大便,做大便孵化,发现大便孵化阳性的就是血吸虫感染的病人,我们一个生产大队多人,查出来有多个人大便孵化阳性,国家医疗队就下来,用门板把床铺搭起来治疗,但那会儿没有特别好的药,就是一种叫酒石酸锑钾的,这个药对血吸虫(病)治疗是有效的,但*副作用很大。”李兰娟说的*副作用,主要是影响到病人心脏,严重的会导致心脏停跳。。
为了减少病人的治疗风险,后来曾担任中央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临床组组长的钱悳,积极改良治疗方案,提出避免和解救锑剂导致心脏和肝脏中*反应的措施,大大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纪录片《战“疫”》截图
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更多有效的治疗药物相继问世,血吸虫病的治疗安全性和治愈率得到了不断提高。
当时,身患血吸虫病的晚期病人,由于肝脏、脾脏等受到了严重损坏,出现了腹水、巨脾和侏儒等症状,仅依靠药物已经难以改善患者健康,各地医疗人员开始对部分晚期病人施行外科手术。
苏德隆学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解释道:“当时对那些晚期血吸虫病,尤其是存在脾脏肿大的患者,医生会切除脾脏。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门静脉的压力很高,医生会把门静脉的血管接到肾静脉,接到身体其他系统上面,减缓门静脉的压力,也就减缓了症状。
对抗血吸虫病,不仅仅要治疗患者,更要做好预防工作。
3
年12月,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召开。毛泽东为大会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这次会议,确立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就此开启。
纪录片《战“疫”》截图
在广泛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影响下,卫生事业不再仅仅是少量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而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清除垃圾、疏通渠道、清洁水源、修建卫生厕所,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害虫,切断疾病传播途径,规模空前的除害灭病群众运动在广袤的国土上全面展开。
纪录片《战“疫”》截图
血吸虫作为一种寄生病,对环境的要求极高。所以,减少血吸虫病传播,首先要斩断其源头,阻止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进入水源。
在解放以前的血吸虫病疫区,农村厕所大多简陋,用生粪作肥料,虫卵随粪便扩散,污染水源。
血防领导小组一方面通过各种座谈会,深入浅出地宣传教育群众不在河塘里洗马桶,不用生粪施肥,推广建造卫生厕所,后来又建造了无害化粪池。
与此同时,宣传教育群众不喝生水,发动群众寻找泉水或者打井,推广使用自来水,牲畜也规划了专用池塘,避免血吸虫尾蚴的感染。
纪录片《战“疫”》截图
在长江流域,群众日常及劳作生活当中常常需要下水活动,这就导致了大量的血吸虫感染。显然,不让群众下水是不可能的。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余金明介绍,苏德隆在这种情况下,发明了“防蚴笔”,涂在皮肤上面,劳作时如果有尾蚴,也不会钻进来,这样就减少感染了;还有一个发明叫“防蚴袜套”,套在脚上,防止毛蚴钻到人的皮肤里。
纪录片《战“疫”》截图
另一方面,在血吸虫病的传播环节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参与者——钉螺。
据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所长周晓农介绍,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而且是中国血吸虫病唯一的中间宿主。人体排放虫卵后,虫卵进入水体,孵化成毛蚴,毛蚴感染钉螺,一个毛蚴进去后,大量的尾蚴就出来,成千上万的尾蚴就停留在水面上。当人体接触水面,只要十秒钟就会被感染。
所以,防治血吸虫病的关键,就是尽可能地消灭自然界中的钉螺,这样,血吸虫病自然难以传播扩散。
然而,钉螺的分布极其广泛,且繁衍能力极强,一对钉螺一年可繁殖25万只,南方十几个省、市、区面积广阔,地貌复杂,要将其每一寸可能存在钉螺的空间都查遍,并将钉螺彻底消灭,谈何容易?
纪录片《战“疫”》截图
年2月1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出了“全*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一场规模宏大的灭螺运动拉开了帷幕。
各地的灭螺大*们,沿着村里的水道、河沟、湖泊、洼地、水塘等地仔细翻看、查找钉螺,在钉螺密集的地方,就喷洒药物,将钉螺*死。
科研人员们进行了大量的药物检验与筛选,寻找更加有效的灭螺药物,并制定了灭螺药物的使用规范。
除了药物灭螺,各地的疫区干部和群众也在实践中发现,可以结合各地情况,有针对性的改变自然环境从而消灭钉螺。
江西省余江县,是当年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又一地区。就在余江的灭螺工作进展艰难时,江西省水利部门的一个偶然发现给所有人带来了惊喜。
当时为了发展农业灌溉,江西省水利部门曾经在余江县狮子岩边修建水渠,施工中开垦新沟的泥土把旧沟填平了。后来发现,新沟里完全没有钉螺,旧沟里的钉螺也都成了空壳。针对这一发现,余江县血防人员进行了一项试验,结果证明,土埋钉螺三个月后,钉螺减少接近四分之三。
有了科学依据之后,余江人将水利建设与灭螺结合起来,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埋螺工程,主要方法就是开新沟填旧沟。
纪录片《战“疫”》截图
从年到年,余江人用两臂双肩,挑了万方土,填平了条旧沟和口水塘,既扩大了耕地面积,还消灭了钉螺,余江县的面貌焕然一新,余江县也成为了疫区中最先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以醒目标题发表了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毛泽东主席和全国人民一样,心情激动不已,欣然写下不朽诗篇《送瘟神二首》——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两首七律诗的发表,再次极大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热情,激励着广大人民奔赴疫区,围歼“瘟神”,夺取更大的胜利。
纪录片《战“疫”》截图
4
在药物灭螺的同时,结合农田改造、水利建设、江河湖泊系统整治,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加快了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的步伐。
上海市青浦县,是当时的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年,受中共中央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办公室的委托,苏德隆带队研究城镇地区消灭血吸虫病的问题。他选青浦县朱家角镇作为试点,带领师生深入第一线,从流行病学调查开始,了解居民感染血吸虫病的特点和钉螺分布的规律。
纪录片《战“疫”》截图
朱家角镇是一个千年古镇,居民住宅大多沿河而建,在调查过程中,苏德隆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
纪录片《战“疫”》截图
他的学生俞顺章回忆:“朱家角有一个问题一直很困扰我们,朱家角的女性比男性发病高,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我们才找到原因,就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形。钉螺常在一些水码头下面,石驳岸破损之后,钉螺就在里面作恶,一平方米就有几百只的钉螺。妇女常在石板、水码头一带洗碗、洗衣服、洗马桶,所以她们更容易被钉螺感染。”
石驳岸是什么?就是把石头打成长条,作为河水的第一道防线。我们从表面上看,石头之间会有一条缝隙,可以进水,这条缝隙就成了钉螺完美的居住环境。
据此,苏德隆提出了要改建石驳岸和水码头的设想,采取消灭钉螺和改造环境并举的综合措施。
纪录片《战“疫”》截图
通过生态学研究,苏德隆了解到干燥的石面上不适宜钉螺爬行、寻找食物和产卵,于是就发动镇上群众,抽干河水,铲除浅滩,喷药灭螺,再用大石块修砌镇河两岸,石块接头处用水泥抹缝,使钉螺接触不到可以生存的土壤。所以在药物灭螺的同时,结合农田改造、水利建设、江河湖泊系统整治,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多管齐下,加快了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的步伐。
纪录片《战“疫”》截图
经过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战斗,年,上海市宣布全面消灭血吸虫病,全国其他省、市、县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纪录片《战“疫”》截图,图为上海郊区任屯村七十年代合影。此时的任屯村生育率上升,孩子多了,老人寿命也长了,年轻人身体强壮了,情况完全改变了
李兰娟院士总结道:“一个是土埋和化学灭螺,一个是粪便管理,还有水的管理,治疗病人这样的措施来消灭血吸虫病。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有了新的吡喹酮的药,治疗很方便,口服3天就解决问题。所以,这样一边治疗病人,一边运用管理,我们很快把血吸虫病控制下来,基本上做到了消灭血吸虫病。”
纪录片《战“疫”》截图
年,全国血吸虫病人由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余万人,下降到84万人,12个流行省份已有5个省份先后消灭了血吸虫病,个流行县(市、区)中有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63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目前,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份,已经全面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的危害。
纪录片《战“疫”》截图
70多年的砥砺奋进,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血吸虫病这一危害人民健康的“瘟神”终于逐渐远去。
来源:健康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