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在进行蟑螂生物链产品无菌实验(8月23日摄)。蟑螂,这种很多人避之不及的昆虫在济南章丘人李延荣眼中却是浑身是宝的“金虫”。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新华社济南8月30日电(记者张志龙、兰恭来)污染食物、损坏家具、传播疾病……蟑螂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害虫”。然而,在中国东部省份山东,蟑螂却摇身一变,成为餐余垃圾“清道夫”。
在济南市章丘区,李延荣的新蟑螂养殖场完工在即。在一片玉米地中央,平方米的场房里最多可饲养10亿只蟑螂,每天可处理餐余垃圾50余吨,相当于人口余万的济南市日均餐余垃圾的十二分之一。
55岁的李延荣此前是一家医药公司的总经理,对蟑螂并不了解。他饲养蟑螂的灵感来源于和女儿看的一部动画片:蟑螂已在地球生活三亿年,能九十日不进食,四十天不饮水;入药能治消化不良、破伤风、耳痛……
蟑螂嗜腐,而当地餐余垃圾量大且只能填埋。李延荣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有了用蟑螂处理餐余垃圾的最初想法。
李延荣从其他养殖户手中讨来70余只蟑螂,在自家鱼缸里搞起试验,发现无论酸甜苦辣,蟑螂来者不拒。原来,蟑螂无味觉、嗅觉,变质剩饭的*素能被体内的酶消解,留下锌、铁等无害元素。
年,随着试验逐步深入,李延荣放弃高薪,带领团队重新创业,专注蟑螂养殖,开始了与“螂”共舞的日子。经过多年探索,如今新养殖场的处理能力已是老养殖场的三倍。
在即将完工的“蟑螂工厂”里,通风、投喂、清扫、烘干消*等设备全部自动化控制,无须工作人员直接参与。餐余垃圾预先打成糊状,方便蟑螂进食,防止食物二次浪费。
李延荣养殖的“美洲大蠊”,是体长最长、存活能力最强的蟑螂品种。在李延荣的养殖场,美洲大蠊能活9至12个月。
“新养殖场增加的不仅是规模,更是安全系数。”对于周围居民担心的蟑螂“逃逸”问题,李延荣解释道,场房由混凝土墙壁、水帘密封门、通风口铁丝网等多层防逃体系组成,场房周围的水渠养有食虫鱼类,最大程度防止漏网之“螂”的出现。
蟑螂自然死亡后如何处置?李延荣回答,中国蛋白饲料稀缺,蟑螂富含动物蛋白,计划将其烘干磨粉,制成动物饲料。
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的检测数据显示,食用了掺蟑螂粉饲料的“蟑螂鸡”,硒含量是散养鸡的1.8倍,且无须投喂抗生素。
李延荣在观察养殖的美洲大蠊(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其实,中国“利用”蟑螂的历史由来已久,《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中均有蟑螂入药的记载。现如今,蟑螂养殖已遍布中国多个地区,对其药用价值的科学研究也在系统开展之中。
年8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久林领衔的专家组对李延荣的蟑螂养殖场调研后作出评价:“利用美洲大蠊处理餐厨垃圾”是充分利用美洲大蠊高效、快速、无污染转化餐厨垃圾的新技术,是国际、国内环保新理念的具体实践。
目前,李延荣的团队已申报42项国家专利,获批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他还计划增建三所同等规模蟑螂养殖场。
“人们对蟑螂有一定程度的误解,只要巧妙利用,害虫也会变益虫。”李延荣还希望对蟑螂价值全方位开发,探索其在减脂产品、化妆品等方面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