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黄卫伟华为管理哲学是如何演进的
TUhjnbcbe - 2021/8/14 19:54:00
北京治皮肤科的好医院 https://m-mip.39.net/man/mipso_6172005.html
转自:华夏基石e洞察

在我看来,《华为基本法》就是华为公司管理*策的大方向。什么是管理*策呢?管理*策是企业的最高管理层(企业家和高管团队)处理内外基本矛盾和重要利益关系的准则,包括如何处理这些内外基本矛盾,如何平衡重要的利益关系,如何确定优先级等等,这些都属于管理*策。

管理*策的制定和运用也是对管理基本矛盾的平衡和取舍,是一种高超的管理艺术。华为管理*策的平衡体现在以下几点:

利润最大化还是成长最大化。西方的微观经济学认为企业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但从华为的实践来看,就会发现它否定了这种利润最大化的理念,认为利润最大化最终会榨干企业的未来。

华为没有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那华为追求什么?我们在《华为基本法》中有一个准确地表述:“我们将按照我们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要求,设立每个时期合理的利润率和利润目标,而不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

扩张还是控制。任总认为这也是企业的一个基本矛盾,如果控制不住,宁可不扩张。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扩张,扩张要有适度控制,其实这就涉及企业的多元化与聚焦,这也是企业的一个基本矛盾,战略上的一个基本矛盾。

是否要选择聚焦战略。企业要成为领导者,必须聚焦。而聚焦也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有可能在产业的周期性波动和世界经济的动荡中受到冲击,所以聚焦本身是有风险的。那企业要怎么平衡?既要聚焦,又要能够对抗风险。

技术导向还是客户导向。对华为这样技术背景非常强大的企业,这种矛盾始终存在。华为是高技术企业,目前的研发人员已经有九万多人,建立了很多研发基地,不断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但华为的客户服务导向也一直都作为核心价值观在发挥作用。

追求规模还是追求核心能力。也就是做强是最重要的,还是做大是最重要的?哪个是优先摆在首位?华为的特点是以核心能力做支撑实现规模扩张,所以它的规模扩张是有底气的,也就是有实力支撑的扩张,所以不会出现虚脱。

竞争还是合作。华为这一路是靠自己以奋斗者为本、以客户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但同时也讲合作。当竞争到最后成为寡头之后,合作必然会提上日程。

规范还是灵活。华为在年,开始引入IBM作为供应公司进行业务流程的重整。共做了五个大的项目:一个是研发集成产品开发,这个流程是一个大的体系;第二个是供应链管理再造;第三个是集成财经系统;第四个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不过这里的客户关系管理与我们一般理解的不同,只是前端的客户管理,它是一个端到端的流程,从客户线索到订单交付到客户验收再到回款,中间包含招投标、合同签订、合同转生产、采购、制造、物流、供应链交付、供应链运输一直到前端的交互、交付、安装、调试、交付以及验收等等都属于这个流程的内容;第五个是面向客户的生命流程。

经过IBM的流程再造,华为的流程管理已经到了极为先进的程度。为什么说极为先进?埃森哲是世界上最大的咨询公司,比麦肯锡的规模还要大。埃森哲提出来愿意免费为华为做财经管理咨询。为什么?因为埃森哲知道华为的财经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只要有机会能够进去,就可以了解这个流程是怎么运作的,然后来丰富它的知识库,这样就可以为其他大企业提供咨询。由此可以看出华为的财经管理、财经服务流程已经到了世界级的顶尖水平。

华为正是在规范性上下了足够多的功夫,使得华为创业期间的灵活性,通过规范性的约束和运作,推动了管理,提升了效率。但是规范性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在走向它的反面,比如华为现在面临如何在规范性的基础上增加前端的灵活性,如何给前端授权的问题。所以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资本和劳动。我在一些私营企业做咨询的时候,发现这些企业主在管理变革、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喜欢抄近道。怎么说呢?就是很多人喜欢挖一些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或者国内优秀企业的高管,试图通过挖到高管之后,把对方的管理体系、管理思想带过来,然后一步到位地实现自己的内部管理变革,事实证明这种拿来主义是不成功的。

与拿来主义相对的是员工参与。为什么要强调员工参与?因为现在的员工已经远不是二十年前的员工了,员工的观念和素质有了巨大的差别。华为绝大多数的员工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如何发挥人的潜力与潜能,就变得非常关键。经营治理如何与员工广泛参与结合起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物质和精神。华为有一个重要的分配理念叫不让雷锋吃亏,其实这就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雷锋是一种精神,但是如果雷锋总是奉献而没有物质回报的话,就不可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行为。要激发员工,就需要物质和精神相结合。

许多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达不到华为这种力度,为什么达不到这种力度呢?很大程度上就是物质上给的不够,这样员工就不会珍惜他的职业机会,不珍惜他的职业机会,他就不会对工作全力以赴。

华为的员工之所以如此拼命,一大部分原因在于任总把他将近99%的股权,全部分给了员工。现在华为的平均工资已经到了年收入十一万五千美元,这个数字已经可以和Google、微软、苹果相当,比亚马逊还高,因为亚马逊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做运营的,不可能拿很高的薪资。而华为在中国,这个工资算是相当高了,正是因为员工有这么高的薪酬水平,还不算股权分红,让员工珍惜在华为工作的机会。

可能会有企业家问:薪酬上去会不会带来劳动力成本过高的问题,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其实华为是达到了一种最佳状态,这个最佳是人均薪酬业界最佳,也就是薪酬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这就要求业绩的快速增长。

我和人力资源部的总经理曾经研究过,要让华为具有竞争力,薪酬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上?最后确定的范围是16%。给任总汇报后,高层通过讨论最终确定为18%。

在《以奋斗者为本》一书中,有提到这是企业的一个重大比例,各位企业家可以测算下自己企业这个比例是多少。

华为还有一个理念“人力资本的增长优先于财务资本的增长”。也就是当看到大的机会来临的时候,会优先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免于机会来临再投入错过时机,这导致华为的劳动力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一度达到了24%。

所以说看企业光看利润率绝对是一种短视,利润率是一种虚假的东西,真正要看的是利润的结构。华为去年的销售收入是亿美元,员工总数去年年底是19万多,如果按照19.5万人算,按照网上炒的80多万人民币,换算成美元,相当于11.5万美元。

所以华为现在为什么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它的结构已经达到了最佳水平,这根本上靠什么?靠劳动生产力。这就是企业做到相对自由的一种程度。

声明:本文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本转载目的为基于非盈利性质的学习交流与知识传播。如本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予以纠正。谢谢理解!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卫伟华为管理哲学是如何演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