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YouTube上看到一个台湾物理老师分享的视频,里面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第一种情况。假设你现在咬一口香蕉,嚼一嚼,然后先不要吞下去。先等10秒钟,让那个香蕉待在口里。10秒钟过后,你愿意把香蕉吞下去吗?大多数人似乎是愿意吞下这个香蕉的。第二种情况。还是你现在咬一口香蕉,嚼一嚼,然后把那个香蕉吐出来,放在汤勺上。让香蕉在汤勺上待上10秒。10秒过后,你愿意吃掉汤勺上的香蕉吗?这种情况就很有趣了。这位物理老师是高中老师,但也跟小学生有接触。他说,根据他的观察,所有的小学生,几乎都愿意吃掉那个汤勺上的香蕉。小学生不觉得有任何异样。而大部分高一的学生,也愿意吃。一部分高二的学生,愿意吃。几乎所有高三的学生,都不愿意吃。而他自己,作为一个中年人,也不愿意吃。我自己没有去做过这个调查。但我有了解一些类似的研究。比如,用一个透明的杯子,杯底放一个非常干净的蟑螂。实验室培育出来的,完全无菌,对人体无害。然后再用一个类似滤茶叶的东西,放在蟑螂上面,不会压住蟑螂,只是不让它往上移动。再往杯子里倒水。现在问,你愿意喝那杯水吗?你能看到有蟑螂,但绝对不会把蟑螂也喝下去(有一个滤网隔开)。而且,你也完全相信,那杯水对你的健康无害。大部分人也是不愿意喝那杯水的。但我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年龄差异。我还看到网友在那个视频下的一个留言,很有趣:如果一个碗,用来装过猪粪。然后把这个碗洗得很干净,再用来给你盛饭或别的食物。你愿意吗?大部分人似乎是不愿意的。但是。这大部分人当中,大部分人似乎也愿意吃猪大肠。以上都是关于“厌恶感”的研究。人人都会对一些东西产生厌恶感,产生恶心感。只是在程度上会有差异,引起厌恶感的东西的范围也会有差异。比如,别人坐过的椅子,你再坐上去,发现那个椅子还是温温的。此时,你会有厌恶感吗?有些人会,有些人不会。我记得没错的话。在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中,那些更容易对各种东西产生厌恶感的人,也更不支持同性恋。他们也会对同性恋有厌恶感,尤其是男同性恋。而如果是一个不容易产生厌恶感,比如愿意喝蟑螂水的人,通常也会倾向于支持同性恋,比如支持同性恋婚姻,对身边的同性恋持友好态度,完全不反对自己的家人或朋友成为同性恋。当然,这只是统计意义上的相关,也有不少反例。在研究人类的厌恶感时,科学家们并没有规定或者建议我们应该怎么做。他们没有说,你应该吃下那口香蕉,喝下那口水,坐上那个温温的椅子,或者投票支持同性恋婚姻合法化。他们只是在描述自己发现的一些现象。那么,面对这个现象,我们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反思,会做出什么样的评价呢?正如本文标题所示,这个现象告诉我:我不喜欢一个对象,甚至我厌恶一个对象,那个对象让我感到恶心想吐,这也不代表那个对象就不好。会引起人感到厌恶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腐烂的动物尸体,黏糊糊呕吐物,排泄物。我们觉得这些东西不干净,想要避开它们,甚至消除它们的存在。有些时候,我们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不过,有时是一些人引起我们厌恶。比如,残疾人(尤其是面部残疾),同性恋者,变性人,老年人,女性,直男,农村人,犹太人,吃狗肉的人等等。如果我们也觉得这些人不干净,想要避开这些人,甚至消除这些人的存在。那么,我们的做法是对的吗?JonathanHaidt在一篇论文里,把人看作一条狗。这头狗的头部是感性的,而尾巴则是理性。我们先用感性的头部做出决定和判断,再用理性的尾巴,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做出辩护,让自己合理化。每个人都是如此,都会为自己的言行进行合理化。大多数反对同性恋的人,并不会直接说“同性恋让我感到恶心,所以我要反对同性恋”,他们会说“圣经里不允许同性恋结婚,所以我要反对同性恋”,或者“同性恋是一种病,所以我要反对同性恋”。同理,大多数人在歧视农村人时,他们不会说“我厌恶农村人,所以我要歧视农村人”。他们会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农村人又蠢又坏,所以我不喜欢农村人”。只有在涉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时,人们才会坦诚自己的厌恶感。比如“我不喜欢吃花椰菜,花椰菜会引起我的厌恶感,所以我不吃花椰菜”。但人不是花椰菜。我们不喜欢花椰菜,那想怎么做都行。不吃也可以,甚至扔掉也可以,碾碎也可以。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一类人,甚至对某一类人产生了厌恶感,那我们会怎么做呢?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该不该跟着感觉走,做那些我们下意识会做的事情呢?李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