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蟑螂,我们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这样的:
在厨房里偷油
在你的床边睡觉
看到这里是不是忍不住想要抓起拖鞋拍下去
没办法,这种恶心、讨厌、令万千少女在无数的黑夜里尖叫的蟑螂恶霸给大家的印象太差了
Stop!!
别给蟑螂这么早下定论。
01蟑螂简介蟑螂这一称谓实际是对从属于蜚蠊目下的昆虫的泛称。(蜚蠊目,拉丁学名为Blattodea),英文名cockroach。其实在地球上,有超过种蟑螂,我国已知余种。然而,真正配的上害虫称号的蟑螂也不过50种,不到2%,其中大约只有20种会入侵人类生活,其他绝大多数蟑螂,都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是自然界出色的分解者。图片来自EggletonPaul,BeccaloniGeorge,InwardDaegan.ResponsetoLoetal..,3(5):-.
经翻译处理
生长经历蟑螂是渐变态的昆虫,整个生活史包括卵、若虫或成虫3个时期。蟑螂的繁殖是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相结合,雌虫产卵在特殊的胶质囊内,形成卵鞘(卵荚),卵鞘由雌虫分泌物生成,光滑,质较坚硬,具有防水功能,可保护其内胚胎的发育。未经交配的雌虫,也能产生卵鞘,但一般不能孵出若虫。而美洲大蠊和蔗蠊等个别种类有孤雌生殖现象,即雌虫未经交配可产生能育的卵。
就是这些蟑螂败坏了整个家族的名声德国姬蠊Blattellagermanica(俗称德国小蠊)
美洲大蠊Periplanetaamericana
黑胸大蠊Perilianetafuliginosa
历史追溯蟑螂与其他昆虫的祖先最早是由海底的海蝎、螃蟹等节肢动物进化而来,是居住在洞穴内、喜欢昼伏夜出的腐食动物。能经受酷热及严寒的考验,至今仍广泛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
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早在中石炭世维斯发早期(距今约3.2亿年)蜚蠊就开始出现。
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各家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但生命力和适应力却越来越顽强,一直繁衍到今天。一只被摘头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这就是大家叫它“打不死的小强”的原因。
无头存活的秘密独特的循环系统:与人类不同,昆虫的循环系统是开管式循环,当头被砍掉后,它们脖子的伤口会在囊血细胞或者足细胞的作用下很快被堵住(与人类的血小板作用相似),不至于血流不止而亡
独特的呼吸系统:人类呼吸依靠嘴巴和鼻子,并且由大脑控制,因此砍头会使呼吸停止。而昆虫通过腹部的气门呼吸,而且血液也不用运输氧
变温动物:蟑螂是变温动物,不用维持体温,头部没了,蟑螂不会乱跑,减少体力消耗,因此可以节省能量超长待机。
知识链接白蚁是一种喜好温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分布的半变态高度社会化食木昆虫。在年以前,科学家们将白蚁归于网翅总目下的等翅目(Isoptera)中,与蜚蠊目及螳螂目并列。在07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将等翅目取消,将白蚁归于蜚蠊目—蜚蠊总科—白蚁科中。研究表明,白蚁和同属蜚蠊总科的隐尾蠊科很可能拥有共同的祖先。
在白蚁进化道路上的关键点之一是白蚁获得了食用木质纤维素的能力。
此后他们失去了繁殖用的卵鞘并像分类于膜翅目的蚁科昆虫一样获得了高度的社会化分工的能力。包括繁殖蚁、工蚁、兵蚁和若蚁(幼蚁)等。
蟑螂可不仅仅是我们平常在室内见到的那样,在自然界中,它们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和白蚁一起承担分解朽木和落叶的责任
养猫养狗司空见惯,把蟑螂当作宠物养见过吗?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万里挑一。可这些好看的皮囊你又见过吗?
FROM布鲁克林有棵树可它们不知好看,而且有趣世界最重的蟑螂:澳洲犀牛蟑螂是世界最重的蟑螂,重30克,相当于3只成年蓝冠山雀的重量。最大的蟑螂翼展:南美和中美的长翅蟑螂Megaloblattablaberoides,翼展有毫米。
最会叫的蟑螂:马达加斯加岛的“嘶嘶”蟑螂。这种非洲蟑螂身长3到4英寸(1英寸约合25.4毫米),厚度约为1英寸。当你捏起这种蟑螂时,它们会嘶嘶作响。一些民众出于好奇,把这种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巨型蟑螂当宠物饲养,售价在50-元一只。更有意思的是,这种以声蟑螂还有幸搭乘"太空旅馆"二号试验舱--"起源二号",6月29日由俄罗斯火箭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前往太空一游。
高音
蟑螂
看到这里是否觉得自己对蟑螂的了解太少了?是不是还停留在小强的印象里?“蟑螂”知多少,我看误解还真不少!
资料收集--陈冰鸿张宇高嘉阳贾韵理
PPT--陈冰鸿张宇高嘉阳贾韵理
演讲--陈冰鸿张宇高嘉阳贾韵理
推送制作-陈冰鸿张宇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参考资料:[1]无穷小亮.强大的蟑螂“小强”[J].*事文摘,(02):40-43.
[2]姜志宽,吴光华.蟑螂防治(一)──蟑螂的危害、形态特征与生活史[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15(01):69-72.
[3]郭银霞,高太平.蟑螂,化石中的另类霸主[J].化石,(01):2-6.
[4]梁*辉,任东,叶青培,刘明,孟祥明.中国蜚蠊目昆虫化石研究[J].动物分类学报,(01):-.
[5]部分图片转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