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永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我们自身还没有觉知,城市生态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故事的开始源于著名生物博主
博物杂志答疑解惑的一条微博:那天,有坐标山东的朋友在自己家厕所发现了一只大虫子,并在线祈祷这不是“美洲大蠊”。
好消息:确实不是“美洲大蠊”;坏消息:这是“澳洲大蠊”,并且,“已经进军北方了”。
来源:
博物杂志所谓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就是我们所说的蟑螂,俗称“小强”。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南方比较常见。
要知道,虽然北方人在平均水平上高大壮硕一些,但北方能见到的昆虫和南方的比起来却十分迷你。北方人如果平时呆在城区,连大一点的知了都没亲眼见过(所以傻傻分不清)。
今时不同往日,随着微博热度的上升和网友们的炸锅,大家纷纷发现,原来北方作为“蟑螂净土”早已沦陷。
来源:
博物杂志根据南方朋友们和北方“幸运观众”的经历分享,飞天大蟑螂已然成了一种新的恐怖都市传说:什么走路有脚步声啦,有记忆被打会记仇啦,不死之身啦,发现一只就说明家里已经有只啦,会在你睡觉的时候光顾你的脸颊啦等等。
越来越多北方人不断和蟑螂大军正面遭遇,被“飞天大蟑螂”支配的恐惧也开始向北蔓延。
来源:网络表情包
大的来了,小的越来越多了其实我国目前室内常见的蟑螂种类主要有种: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和德国小蠊。
其中德国小蠊较小,体长在1-厘米,多为褐色,宜居最低温度在15℃左右,相对来说抗寒能力较强,更加抗旱抗干燥,因此分布范围最为广泛,全国各地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而美洲大蠊与澳洲大蠊则体型较大,体长2-4厘米左右,颜色相比德国小蠊更深,对温度的要求也更高:美洲大蠊能适应的环境温度下限是20℃,澳洲大蠊更娇气一点,下限为21℃。这两个品种原产地都位于热带与亚热带,也就是大家印象里的“南方爆汁大蟑螂”,相比于德国小蠊,这两位兄弟都会飞。
图说:A为德国小蠊,B为美洲大蠊,照片不放了,大家看素描感受一下
来源:Wikipedia
更重要的是,这三种蟑螂的生存能力都一致的强悍。以美洲大蠊为例,一对一年内可繁殖上千枚,成虫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可以存活2~个月,甚至断绝水源了,还能存活1个月。
大蠊由于刚刚进军北方,还有些水土不服,目前大部分还只流连于户外的垃圾桶与下水道,但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北方室内的小蠊也越来越多了。
根据《三联生活周刊》的调查,拜耳旗下一款专门针对蟑螂的杀虫药拜灭士,去年在全国销售量排名第一的城市并非广州而是北京。并且,从今年1-6月的销售数据来看,秦岭、淮河以北的省市中有三分之二的省市对于蟑螂药的需求都在上升,比如山西、吉林,相比去年需求有超过0%的增长。
从小在中原地区长大的95后小L,在去深圳工作前从未见过“蟑螂”这种生物,以至于第一次在办公桌前面面相觑时,小L甚至仔细端详起来,回过头却发现同事们一脸惊恐。
然而再当小L春节放假回到北方家里,亲眼看见几只小蟑螂从书柜里爬出来,整个人都不好了。
按这个趋势下去,若干年后,还未被大蟑螂涉足的地方,恐怕只有北极了。
“大螂”缘何北上?其实无论是德国小蠊,还是美洲大蠊、澳洲大蠊,这种原产地在境外的蜚蠊(蟑螂)品种,都属于“偷渡”来的病媒生物。
就在几个月前,中国海关工作人员在检验一批“水麻树皮”的货物时截获7只澳洲大蠊,也是海关重点审查的病媒生物。
来源:
海关发布由于近现代的物流和人口流动,小强们钻进集装箱或者行李箱就能轻松环游世界。而大蠊们的北上很可能也是如法炮制。
根据《三联生活周刊》中记者对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科院动物所鞘翅目形态与进化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白明的采访,由于目前全国物流系统发达,南方的蟑螂卵可能粘在物流包裹上一起运来北方,而蟑螂的繁殖能力又极强,比如美洲大蠊的产卵习性不受昼夜节律影响,除了严冬之外几乎都能产卵。
来源:微博评论区
同时白明还表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方的温度也在逐渐升高,冬天又有暖气,足以让适应能力很强的大蟑螂在北方存活下来。
就在去年,中国气象局发布了《年中国气候公报》,报告指出,近十年来,我国的雨带出现了明显的“北抬北扩”的特征,主要的降水量增加集中在京津冀地区。近两年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可以用“暖湿”来概括,洪涝的频率高于干旱,北方的降水也明显偏多。
而“湿暖”这种特征,正是蟑螂们生存繁殖的有利条件。
或许正是气候的微妙变化,再加上发达的物流系统,“大螂”们纷纷发现,自己的地盘还能继续扩展。
害虫?益虫?如果蟑螂只生活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中,那么它们扮演的“分解者”角色有助于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它们以植物残体、动物尸体、排泄物等有机物质为食,通过消耗这些有机废物,蟑螂有助于减少有机废物的堆积,并将其转化为可以被其他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
蟑螂在自然环境中也可以传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等,这种传播有助于维持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然而这对居住在城市的人类并不是什么好事:登堂入室的蟑螂会对人类的居家环境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有大约70种不同的蟑螂生活在人们的家里——厨房、厕所的潮湿、温暖环境,给它们带来了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白明表示,蟑螂是一种卫生昆虫,日常穿梭于阴暗、污秽的下水道和垃圾桶,再爬过我们的食物或用具,很容易携带病菌,导致人类出现肠道疾病或过敏症状。
所以如果北方的朋友们再和大蟑螂狭路相逢,一定要做好消杀工作。
随着气候的持续变暖和物流周转,北方城市生态圈还可能会更加热闹。但也不必太过惊慌,毕竟人类还没出现的时候,这些小虫子们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了。
来源:Vista看天下
参考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