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茜
很难想象,生活环境被密密麻麻的蟑螂包围,是怎样的体验。
吃饭的时候,蟑螂从桌上爬过;睡觉的时候,蟑螂在枕头上逗留;厨房里更是有千军万马的“小强”占山为王。
杭州徐小姐一家快崩溃了。
她是近一个月才搬来滨江贺田尚城,和80多岁的父母住在一起。确切地说,她是因为蟑螂这件事才搬过来和父母一起住的。
“能怎么办呢?家里全是蟑螂,老两口年纪这么大,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我只能过来了。”
而据徐小姐说,这一切都和楼上的邻居有关。
1】厨房间、餐厅、床上,都有蟑螂
江景房变蟑螂房,主人快要崩溃了
徐小姐家的这套房子平方左右,两室一厅,装修得挺好,也能看得到钱塘江。
进门的鞋柜上摆放了一些碗筷和厨房杂物,可厨房的柜子和抽屉里却空空如也。
“哪里还敢放进厨房?都是要用要吃的东西,被蟑螂碰过了,还怎么用?”81岁的徐妈妈告诉小时新闻记者,台面上也只是放一些必备的锅,碗也用保鲜膜包了起来。
发现蟑螂并不是近期的事情。
徐小姐是年买下这套房子的,年6月,父母住了进来。
“那时候刚住进来,都好好的。偶尔爬过一两只蟑螂,毕竟是二手房,想想也正常。但是天热起来,蟑螂也多了起来。”徐妈妈说,厨房是重灾区,傍晚时间,蟑螂们东一只西一只往外窜,等到了晚上8点半到9点半,更加多,“大片大片地涌出来”。
“有时候我们在餐桌上饭吃得好好的,一只蟑螂突然跑过来,窜得很快。连床上都有,晚上睡觉我耳朵里都要塞棉花的。”
为此,家里人买了各种各样的蟑螂药和蟑螂盒和蟑螂对抗,每天都清扫好几回。
那年直到9月份,天气凉快了,蟑螂也少了。
“我还跟我女儿说,这么多蟑螂,我都不要住这里了,这么大年纪还遭这个罪。”徐妈妈说。
就这样,时间走到了年。
蟑螂的情况,一年比一年更严重。
2】蟑螂从哪里来的
楼上邻居家被垃圾堆满,5月份社区曾帮忙清理出三卡车
不仅仅是徐小姐一家遭殃,这幢楼的几户高层人家家里也有蟑螂。
这些蟑螂从哪里来的?
几次向到社区、物业反映后,大家才知道,“罪魁祸首”是徐小姐家楼上的邻居。
“一开始蟑螂没那么多的时候,我们还觉得是不是自己家哪里卫生没搞干净,后来发现不是我家的问题。”徐小姐告诉记者,这一切的问题都来自于楼上的邻居。“也怪我们买房子的时候没经验,不知道楼上邻居有收藏垃圾的癖好。”
而楼上邻居,徐小姐一家至今都没见过面。
“他家里不能用脏乱差来形容,绝对超出你想象。我们今年5月帮他做了全面清理,现在家里又满是垃圾,人找也找不到。”浦沿街道六和社区党委副书记汪晓艳说。
这户人家也姓徐,大门紧闭,门缝用透明胶封着,门上还贴着告知函和提示。
因为是顶楼,业主家也没有封阳台,记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爬到楼顶。通过楼顶可以看到这户人家的阳台上,硬纸板的纸屑、塑料盆、胶带纸等各种零碎垃圾堆得满满的。
“现在看到还算好了,你没进过家门,不知道那个情况。”参与过现场清理的工作人员描述,“好几天都没有胃口吃饭”。
这家的业主究竟是谁?
“经常找不到人,今年5月份有一次终于敲开了门,社区帮忙做了大清理。因为是毛坯房,没有装修,卧室里就一张床,还放着一个简易痰盂。屋子里臭气熏天,地上满是垃圾,各种虫子在爬。硬纸板已经算是干净了。家里还有两只狗,狗大便都变硬了,我们整理的时候都是在地上用铲子铲的。”
当时社区、物业等好几个部门联动,出动了50多个人,清理了两回,拉出去三卡车的垃圾,清理费都花掉了多元。
可是没多久,又是垃圾成堆。
“真的很无奈,我们想找到人,劝他来处理一下,但是找不到。电话也不接,人也不出现。”汪晓艳说。
9月25日,社区和物业一起,利用水管,伸向这户人家的阳台,输入喷洒一点消杀蟑螂的药水。
“还是有效果的,你看这密密麻麻的,蟑螂死了不少。”汪晓艳说。
这几天,物业也每天清扫这户人家所在的楼层,还会特意去帮徐小姐家清扫一遍。
3】社区表示:
近期将联系爱卫办等开协调会
贺田尚城在钱塘江边,从高层窗户望去,就是闻涛路的最美跑道,还能看到滚滚江水。房价均价4万多元一平方米。
好好的一套房,怎么就用来放垃圾了呢?
记者从社区方面了解到,顶楼的这个徐先生50多岁,年全款买下了这套房。年社区检查小区环境的时候,发现徐先生家里堆放了一些垃圾,但是并没有很严重,蟑螂也没有很猖獗。
9月27日,小时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徐先生。“我现在不住在那里,也没有心思处理这些事情,你们爱怎么搞就怎么搞。”
说起来,他也有些火。“怎么能确定这些蟑螂都是从我们家跑出去的呢。以前蟑螂都没有这么多的,就是因为社区、物业来清理了,把我好多东西都扔掉了,门也被他们搞坏了,密封条都没有了,蟑螂就出来了。”
他说,靠近江边环境潮湿,就容易长蟑螂的,之前家里偶尔有些蟑螂,也会跑出来,他也买过蟑螂药。“就这两年,蟑螂全出来了,以前都好的,怎么确定都是我这里跑出来的?”他气鼓鼓地说,“现在随他们处理。”
社区表示,近期会联系爱卫办等相关部门,拿出方案,确保这件事的解决。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