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编的朋友平平经历了“惊悚一刻”:
平平的女儿睡到凌晨忽然哭喊起来,打开灯,手臂上赫然几个又大又红的肿块,不知道被什么虫给咬了。
一开始以为是蚊子咬的,后来肿块消不下去,还发烧了。抱去卫生院医生一检查确认是被蟑螂咬过的痕迹,让家里有小孩的话务必做好驱虫工作!医生表示,天气回暖,家里的蟑螂、蚂蚁、跳蚤、小飞虫开始繁殖变多,生活在乡间的还会有蜱虫、蜜蜂、飞蚂蚁、臭虫骚扰,真得提放着点啊!
而且它们非常懂得藏匿自己,阴暗、潮湿、温暖、食物、缝隙,这都是它们筑巢的地方。看似风平浪静的家庭,很有可能已经有成千上万的虫在居住…
你以为家里是这样的↓↓↓
实际上,你的家是这样的↓↓↓
城市住高层的家里可能好一点,但是在乡间的话,植被多、楼层低,相应的蚂蚁、蟑螂、飞虫是成倍增加。
躲在阴暗角落处密密麻麻的虫子,看了让人头皮发紧……
浑身携带上亿个细菌,上一秒还在你家马桶上爬,等你睡着的时候又爬向你家的厨房……
据说家里出现一只蟑螂,实际上就已经有了十几万只蟑螂,是真的吗?
蟑螂是群居性昆虫,假如一只蟑螂来到了你家里,找到了既温暖又潮湿的地方居住,它们会发出讯息,找来自己的同伴一起居住。
蟑螂一般白天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到了晚上就偷偷跑出来在家里到处找食物、找水。也就是说一般白天发现蟑螂,能说明家里蟑螂数量比较多了。
至于是不是十几万只蟑螂,要看蟑螂在你家居住多久了。
一只雌性蟑螂的卵鞘能孵化出十几只-几十只的小蟑螂,卵鞘就像是一个育儿仓一样,不管在黏在什么地方或由雌蟑螂携带着到处跑,都不会影响里面卵的孵化。
德国小蠊的雌性蟑螂能一直携带卵鞘到孵化,也可以说是边走边“生”。
很多人都很好奇,家里明明很干净,为什么会有蟑螂?
1、主动入侵
主动入侵有很大可能从隔壁邻居家里跑过来的,领居家蟑螂太多住不下了,扩展生活区到隔壁家了。
蟑螂能通过下水管道、门窗、墙壁缝隙、空调管道进入你的家。想要阻止蟑螂,就一定要加固纱窗,堵住墙壁的孔洞和缝隙,在地漏、排水口处遮罩纱网。
2、被动入侵
被动入侵,是蟑螂藏在纸箱或者家具里,被动搬至家里,开启了它们的新生活,被送到哪里,就在哪里生存。
买菜或者搬家时,一不留神就容易将蟑螂带进家里,然后只用一星期就会泛滥成灾。所以每次出入室内,有必要在玄关仔细检查一遍携带的物品。
、特殊情况
还有难以防止的情况,比如购买快递时,纸盒内藏有蟑螂的卵,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容易孵化,很快就会发现家里被蟑螂占领。
蟑螂的卵鞘*豆般大小,呈黑色或者深棕色。如果是空的,那就是已经孵化,正在孵化的卵鞘底部会成排产出白色透明的蟑螂幼虫,一旦发现要火烧或者开水烫死,防止孵化。
蟑螂是过敏源之一,很多人还不知情!
你知道吗?
臭名昭著的蟑螂除了污染食物、传播疾病,竟然还可能让“过敏星人”过敏
蟑螂是重要的室内吸入性过敏原,常引起过敏性鼻炎-结膜炎、过敏性哮喘。
科学家已从德国小蠊中分离出至少10种过敏原(组分),其中,Blag1是主要过敏原,并表现出与其它昆虫(果蝇和蚊虫)的交叉反应性。
Blag1在蟑螂中肠道产生,可在蟑螂粪便中发现,有致敏活性,且能上调蛋白酶激活受体,增强Th2细胞因子的产生。
在一项科学研究中发现,77%蟑螂致敏的人体内产生了Blag1特异性IgE。
Blag2是另一种重要的过敏原,会同蚊子和真菌过敏原发生交叉反应。在一项科学研究中发现,58%蟑螂致敏的人体内产生了Blag2特异性IgE。
Blag7(和Pera7)是一种原肌球蛋白,因其与多种动物,包括尘螨、甲壳纲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原肌球蛋白结构同源,存在交叉反应性,被认为是一种泛过敏原。
除了过敏原外,科学研究发现蟑螂甲壳素和粪便与过敏相关的Th2炎症有关。
因此,蟑螂以及其它含甲壳素的生物导致的临床过敏症状可能比其它室内过敏原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
蟑螂的对人体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很多宝妈都会都会特别